赖志立致欢迎词时说,极地问题研究中心是学校首个获得教育部立项的科研平台,加强对极地区域所在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开展全方位实体综合研究,将对学校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起到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学校通过极地问题研究中心这一平台,在人才培养创新、科研渠道拓展、科研课题承接、科研质量提升等方面取得更大进步和更明显成效。
辛本健分别从“四性”和“四化”分析了如何更好地发挥极地问题研究中心智库的作用。“四性”即思想性、前瞻性、实用性和专业性。他认为,智库要有独到的思想理念和分析问题的观点;研究问题眼光要长远,分析要透彻,要有政策参考价值;部分基础理论研究在高校里可作为学科进行长期研究;智库研究的内容要具有实践意义,所谓“经世致用”;研究目的和方向要详细明确等。关于“四化”,辛本健认为,一是资金来源机制化,要确保有足够的基金支撑研究的发展;二是传播渠道机制化,要保证报送和传播渠道的完善,包括完备的新媒体运营等;三是课题选题机制化,以保证课题能形成一定的影响力;四是专家队伍机制化,建立长效运用的机制,重视人才队伍的建设等。
罗林对该校极地问题研究中心的成立表示热烈的祝贺。他在发言中表示,首先,国别与区域研究是国家战略统筹下的直接服务于国家对外开放和外交工作现实需求的国家工程,也是推动高校学科建设与对外交流的重要平台。第二,国别和区域研究是大国所特有的学科体系,是针对特定国家或区域的人文、地理、政治、经济、社会、军事等进行的全面深入研究,具有多学科和跨领域的特点。第三,国别和区域研究是高校践行十九大精神与服务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要抓手。当今时代,国别和区域研究是直接服务于我国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特别是“一带一路”建设和全球治理的开放发展大局,意义十分重大。
杨励作为极地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从研究领域、建设目标、建设要求、建设保障等方面向与会人员汇报了该中心的建设方案。据悉,该校在极地问题研究上初步明确了五个研究方向,即极地国家研究;极地治理与国际合作机制研究;极地资源、环境可持续利用研究;极地航道及经济贸易研究;极地地区文化交流与保护研究。在人才培养方面,极地问题研究中心将通过项目纽带、赴境外访学和研修活动、参与极地学术会议等各项活动,培育青年教师、学术骨干,提升极地问题研究水平。同时,积极开展学生的境外交流学习活动,选派学生赴相关极地国家进行交流学习,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出席本次会议的有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战略室研究员王洛,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基地加拿大研究中心主任唐小松,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教育部创新团队带头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陈伟光,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副秘书长、欧洲研究中心主任陈寒溪,中国(昆明)南亚东南亚研究院研究员宋海啸,该校教务处处长周文贵等。与会嘉宾围绕极地问题研究中心的发展建言献策。
(来源: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